OCC Labcubator:是實驗室更是夢想的孵化器

11月4日,“長風大潮匯香江 新質開源鑄科創”——OCC 2024 大灣區與長三角AI產業協同論壇在香港成功舉辦。這是開放城市共同體繼2024年初在香港成功舉辦首屆開放城市論壇後的又一重要盛會,為促進區域間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更為構建開放、共生、可持續的城市共同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活動現場,開放城市共同體創始發起人、OCC Lab執行董事杜玉傑發表了題為《開放城市的共同體與開放的城市共同體》的演講。在演講中,杜玉傑深入介紹了OCC的理念、創新模式,並展望了OCC如何為大灣區的科創生態貢獻力量。


KING8032.JPG


01 PART ONE

OCC的起源與理念

杜玉傑首先闡釋了“開放城市共同體”的英文名稱——OpenCity Community,其縮寫形式為OCC。他細緻地從“Open”(開放)、“City”(城市)以及“Community”(共同體)這三個關鍵字出發,深入剖析了開放城市共同體的核心理念。

首先是“Open”。他分享了自己在國際開源雲計算OpenStack基金會的社區建設以及在中國推廣的經歷,以及在華為負責軟體生態開源生態構建的經驗。這些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在AI浪潮的推動下,開放不僅僅是技術與源代碼,更包括開放數據、開放創新以及開放生態的建設。“這就是提出OCC的由來。”杜玉傑說。

然後是“City”。杜玉傑強調,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城市的發展對於科創生態的建設都有著強勁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希望OCC既是開放的城市共同體,也是開放城市的共同體。”OCC將作為搭建創新生態的橋樑,構建起開放城市共同體的橋樑,以及開放的城市共同體之間的橋樑。

最後是“Community”。他提到,OCC將從Labcubator模式起步,逐步擴展到媒體、論壇以及基金會等。我們希望,這個基金會在香港建立,但要區別於現有的基金會模式,我們希望構建一個開放城市的、為美好生活而搭建的創新模式。”杜玉傑表示。


微信图片_20241120160746.jpg


02 PART ONE

OCC的模式創新

具體到Labcubator模式方面,杜玉傑表示這一模式汲取了OpenStack開源基金會和伯克利AMP實驗室創新孵化機制的精髓,是實驗室更是夢想的孵化器,旨在促進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


图片1.png


“海外開源基金會非常崇尚開放治理模式,比如在OpenStack社区,個人都可以通過全球競選當選為全球獨立董事,開放程度可見一斑。”因此,OpenStack基金会在這種孵化機制下,促使全球IT企業,包括全球500強,共同在這個社區和基金會裏面孵化相關的雲計算專案。但該機制也有一個難點,那就是作為非盈利機構,這些基金會太過依賴於企業的捐贈,尤其是在中國,這種機制的落地還有一定的挑戰和難度。

因此,OCC深入研究分析海外高校的產業孵化機制。杜玉傑分享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成功案例,特別是由Ion Stoica等教授开创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每五年制定一次研究規劃,並爭取政府的支持。在這一机制下,實驗室孵化並開源了眾多科研成果。例如,2011年成立的AMP Lab成功孵化了Spark和Mesos等專案,這些專案後來被捐贈給了阿帕奇基金會,並催生了如Databricks這樣的大數據領域獨角獸公司,市值高達300億美元。在隨後的五年中,伯克利分校繼續成立新的實驗室,如RISE Lab,進一步推動了RAY等專案的發展,並催生了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商業公司,如Anyscale。到了2023年,伯克利分校又成立了Sky Lab實驗室。該實驗室在AI領域孵化了vLLM等開源專案,這些專案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這種開源創新模式的好處在於,一開始就與產業緊密結合。杜玉傑解釋說:“在實驗室選擇課題時,通常會有企業願意提供贊助,但他們並不完全依賴於這些贊助,因為高校擁有自己的運作體系。”然而,他也指出這種模式面臨的挑戰:科研專案通常以五年為一個週期,因此需要不斷地探索新的課題和尋找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總之,OCC在開源開放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構建OCC Lab 開放平臺Labcubator模式的探索。“我們可能會有自己的基金、平臺和中心。”杜玉傑說。未來,OCC將在大灣區嘗試把香港的科研成果進一步轉化,依託內地的市場以及人才優勢,利用“香港科研,內地量產,全球市場,國際融資”,構建起一個產業化的平臺,面向全球的競爭,推動商業化的轉變。在香港,OCC主要與本地的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未來希望能夠更緊密地加深合作。杜玉傑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在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業專案之初就參與其中。我們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通過早期孵化和協助專案尋找合作夥伴等方式,深度參與專案的發展。”他強調,這種深度參與不僅僅是財務投資,而是要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促進成果的快速轉化。


微信图片_20241107105154.jpg


03 PART ONE

OCC的未來

回顧歷史杜玉傑指出,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會重新決定城市的經濟排名,而現在,城市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提質增速的階段,衰退和革新的分化即將到來。這為OCC在大灣區的未來計畫奠定了背景。“我們都知道在灣區,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過去靠的是開放市場,但我更堅定,未來的開放更應該靠開放的技術,這也是我們OCC一直秉持的理念。”接著,杜玉傑談到了OCC在大灣區的願景,OCC期望在灣區能夠創造出屬於OCC的模式,甚至借助一帶一路等輸出到海外。杜玉傑進一步強調,開源技術已經從早期服務於用戶、面向開發者,轉變為更多地面向產業。作為促進產業協同創新的一種優秀實踐,開源技術得到了極大的驗證和重視,尤其是在近幾年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後,杜玉傑展望未來,認為未來其實就在當下。他呼籲大家加入OCC這個社區,共同為灣區的發展共同努力。城市的本質是人的活動,產業聚集也是人的活動,因此OCC將採用社區的方式把人聚集在一起,以實現無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