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
數據顯示,中國有約8500萬殘障人士。如何讓殘障人士融入社會,如何讓社會大眾接納殘障人士,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考驗智慧、耐性與愛心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創共建。
12月3日,在OpenCity Community開放城市共同體與深圳無障礙城市聯合會的推動下,以「深愛無礙,共生共創」為主題的深圳市無障礙城市宣傳日啟動儀式活動暨OpenCity主題論壇在福田天安數碼城T+FASHION梯時尚品牌加速中心成功舉辦。
為了引起社會對殘障人士與其家庭的關註,走近殘障人士的內心世界,真正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這座城市與社會的溫暖。活動現場,在共創共建理念的指導下,OpenCity Community開放城市共同體與深圳無障礙城市聯合會以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每一個人的「生活美好」為目的,同步舉行了一系列展覽展示與體驗環節。
OpenCity共創企業,天威視訊帶來的人工智能健康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提升居家養老人員的用戶體驗,提高障礙人士的幸福感。
這款蔚爾電動代步車則是行動不便人群的福音,控製器和開關集中在一側的設計,實現單手操作,即使是年紀較大的使用者也可以輕松操作。而且由於采用了後懸架減震設置,減震效果優異,即使在凹凸不平、崎嶇的道路上也能順暢行駛,增加乘坐舒適感。
這款蔚爾電動代步車則是行動不便人群的福音,控製器和開關集中在一側的設計,實現單手操作,即使是年紀較大的使用者也可以輕松操作。而且由於采用了後懸架減震設置,減震效果優異,即使在凹凸不平、崎嶇的道路上也能順暢行駛,增加乘坐舒適感。
而另一家OpenCity共創企業,韶音科技帶來的骨傳導耳機,則能夠有效緩解因耳膜問題而導致的聽力障礙問題。
究其原理,則在於人們聽見聲音除了依靠聲波經過空氣到達鼓膜,使鼓膜發生振動這種方式以外,還有第二種方案,即聲波通過頭骨振動直接傳至內耳而不經過鼓膜,這就是骨傳導。
另外,本次活動還展示了手語手套,能夠有效提高聾啞人士的對外溝通能力。
通過技術手段,消除或削弱障礙人士融入社會的障礙,是無障礙城市建設的前提,同時,科技的進步,也為無障礙城市建設提供了必要保證。
當然,除了依靠技術手段破除殘障人士融入社會的自身障礙以外,要想讓殘障人士真正融入社會,我們在社會治理層面上也需要更加完善。
為此,OpenCity Community開放城市共同體與深圳無障礙城市聯合會還邀請了無障礙咖啡以及無障礙面包前來展示,有效刷新大眾對殘障人士的認知:原來聾啞人做的咖啡和面包居然和普通人做的一樣美味!殘障人士與普通人一樣,有著平等的就業權利與就業能力。
自閉癥兒童,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獨自閃爍著。因為疾病,他們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與社交技能,甚至會因怪異的舉止受到排斥和歧視。他們所在的家庭,也常因為「自閉癥」子女而陷入困境。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大米和小米、星創藝術空間等自閉癥兒童服務平臺的支持下,OpenCity Community開放城市共同體還做了一場全部由自閉癥兒童創作的線下畫展。
部分展覽作品如下(大米和小米部分):
作品:五福圖
作者:星
作品:年年有余
作者:斌斌
作品:江面
作者:黃睿宇
作品:盲人摸象
作者:姜紫璇
作品:秋天的樹
作者:李明軒
(合肥春雨阿甘畫室學員)
作品:我愛媽媽
作者:盧毅鳴
(合肥春雨阿甘畫室學員)
星創藝術空間部分學員作品:
最後,我們想說,未來,OpenCity Community開放城市共同體還將繼續以開源開放、共創共建等方式,為包括自閉癥兒童在內的更多障礙人士提供更多通往幸福的路徑。
也衷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